关于怀柔区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怀柔区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情况的
调研报告
(教科文卫委)
2011年区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区政府关于怀柔区群众文化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在听取和审议过程中发现,我区在群众文化建设工作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也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为进一步了解我区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情况,2013年下半年,区人大教科文卫工作委员会与怀柔区文化委员会一起对此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专项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过程中的主要工作及成绩
从调研结果看,在区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下,我区不断加强组织管理、加大投入力度、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壮大文化队伍、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极大的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先后获得:北京市读书益民工程特别贡献奖、2013年度北京市非遗保护贡献奖、“五五普法”电影加片先进集体等称号,为我区赢得了荣誉。具体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不断完善各级群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建成了条件和设施较为完备的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和室外景观剧场,图书馆、文化馆达到国家地(市)级一级馆标准,实现了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免费对外开放。二是行政村(社区)图书室、文化室建设取得长足发展。截至目前,已建“益民书屋”311家,藏书60余万册,其中55家书屋被评为北京市“星级益民书屋”;已建文化室314个,其中行政村文化室284个,社区文化室30个。三是初步建成公共图书服务体系建设,形成了城区以怀柔图书馆为中心,京北职业技术学院分馆为辐射点、镇乡(街道)、村(社区)益民书屋为辐射点的覆盖全区的公共图书服务体系。四是镇乡(街道)及行政村(社区)文化设施建设得到加强,目前我区已建有16个镇乡、街道文化服务中心。五是文化广场建设形成了城区密集分布、覆盖城镇乡村的格局。共建有文化广场230个,其中区级文化广场4个,镇乡级文化广场13个,村(社区)级文化广场213个。六是数字影厅、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和卫星电视升级改造等工程覆盖面广,开辟了农民文化娱乐的新天地。
(二)不断加强群众文化活动队伍建设
一是充分发挥文化志愿者义务辅导站作用,满足广大群众多种文化需求。目前,我区有文化志愿者义务辅导站20个,根据场地和群众需求,每晚在城区各公园广场、部分乡村,带领热爱文艺活动的群众进行健身舞、交谊舞、合唱、秧歌、曲艺等项目的文化活动,每晚直接参与活动的群众达6000余人,极大满足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二是区文委自筹资金为我区284个行政村和32个社区配备文化志愿管理员,管理文化设施,组织基层群众开展文化活动。三是打造了一批能够登台演出的表演团队,组织开展文化惠民演出。我区共有各类艺术表演团队30余支,其中20余支团队具有较高的演出水平,能够独立演出90分钟以上的节目。除此之外,各行政村、社区也有不同规模的秧歌队、腰鼓队等,这些队伍以自娱自乐的形式,积极活跃在行政村、社区的文化广场上,极大地丰富了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
一是通过图书馆送图书、电影中心送电影、文化馆送演出等形式,开展了一系列送文化下乡活动。三年来流动送书6万余册、放映电影30000余场、在镇、村文化广场演出2500余场。二是组织夏日文化广场演出。三年来共举办区级夏日文化广场活动60余场,演出节目近900个,直接参与演员达3000余人次,同时依托基层各镇乡街道开展村和社区夏日演出活动600余场,吸引观众近20万人次。三是每年组织开展不同主题的全民读书系列活动,如优秀图书推荐活动、“我身边的榜样”征文、讲述比赛、“市民大课堂”知识讲座等活动。创新性地开展了“十万图书进农家活动”,为全区284个行政村配送总价值达280余万元的图书10万册。四是依托传统文化和传统节日,举办了怀柔区群众艺术节、满族风情节、“敛巧饭”、中秋游园会等文化活动。五是举办来京创业者才艺风采大赛,为参加北京城市建设的务工人员打造了一个展示自我才华的平台。六是将博物馆作为宣传教育阵地,开展了5.18博物馆日、文化遗产日、团员青年走进博物馆、精品展览进镇乡、社区、学校等系列宣传活动,三年来博物馆共接待参观群众近10万人次,广泛地宣传了怀柔的历史文化。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区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在基础设施建设、文化队伍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群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一是我区至今尚未建有区级综合文化中心。此项工作于2009年开始计划建设,先后拟定在环卫中心北侧空地、国家经贸委培训中心两地建设,但都因在协调用地问题上未果,一直没有实质性的进展。二是镇乡、街道文化服务中心面积较小。全区16个镇乡、街道除桥梓镇、雁栖镇、琉璃庙镇、庙城镇建有独立的文化服务中心外,其他镇乡均无独立的镇级文化服务中心。桥梓镇综合文化站虽然独立办公,但由于面积不足,仍属于不达标范围。
(二)群众文化队伍建设仍需加强。一是特殊人才引进渠道不通畅。虽然我区在群众文化方面拥有一定数量的创作人才资源,但是在音乐制作、舞台剧创作、大型活动编导策划等领域的优秀人才相对缺乏,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群众文化事业发展的力量。二是基层文化队伍业务素质偏低,特别是部分农村和山区文化工作者,难以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搞活本地区群众文化活动。
(三)群众文化活动质量有待提高。一是送文化下乡活动提供的图书与群众实际需求有一定差距,借阅率不高。二是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氛围不浓,群众受益面不大,部分村(社区)的文化活动中心未得到有效利用。三是缺乏有地域特色的群众文化品牌,限制了群众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三、几点建议
(一)加速群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均衡群众文化资源。一是区政府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寻找适当的建设用地,加快区级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建设。二是对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较差的村和社区,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二)扎实群众文化队伍建设,提升服务水平。一是创造条件引进一批专业素质高、创作能力强、能够发挥骨干和引领作用的紧缺人才,充实我区文化队伍。二是对现有的文化队伍有计划地进行业务培训,提升其业务水平。特别要加强文化志愿管理员的培训,充分发挥其活跃地区群众文化的作用。三是建立激励机制。通过考核,对取得突出成绩的工作者,给予奖励;及时调整业务水平差、态度消极、业绩平庸的工作人员,逐步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文化队伍,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三)提升活动品质,促进群众文化蓬勃发展。一是积极探索送文化下乡活动的长效机制,根据群众实际需求提供优秀文化作品,将文化下乡活动落到实处。二是组织开展群众迫切需要、参与面大、影响面广的具有普遍性和经常性的文化活动,使广大群众在参与活动中各展其长,各得所乐。三是强化品牌意识,努力挖掘具有怀柔特色的文化资源,打造精品群众文化活动,增强文化的吸引力、凝聚力。